2013年12月15日星期日

Nice guy

【明報專訊】 2013年12月15日 (星期日)


P廿來歲,剛大學畢業,興趣是玩online games,在公司被一位大他幾年、在外國長大的女同事吸引,第一次有約會異性的衝動,終於鼓起勇氣約她吃晚飯,表示有意追求對方在晚飯其間只說了一句:You are a nice guy,之後便天南地北雖然很多話題他搭不上嘴,但那一夜還是盡興的。他問,既然她稱讚他,是否代表她對他有好感,或會接受他追求。

這並非稱讚,是否有好感難以下定論,至多對你不反感,至於是否接受你追求,機會不大。

這句英語的中文翻譯是「你是一個好人」,你以為在她心中你真是一個好人嗎?世上那有這麼多好人,隨便在公司也碰上一個?從統計學和機率理論看,好人和壞人是世界人口的兩極,standard deviation(標準偏差) 告訴你,不好也不壞必然是大多數。統計結果的涵義是,人不能純以好壞這單一維度去評估。正如我以前的魔鬼上司,在家是溫婉嫻熟的賢妻良母;那個得過且過專門卸膊的同事,逢周末和假期當義工,是老人院和孤兒院常客;叫女人稱心如意的情人,同時令幾個女人稱心如意;不解溫柔的男人,癡情專一。用好壞把人群分,不是天真到近乎三歲智商,就是懶到不屑一顧。

我相信,她是懶。如果她對你有好感或被你迷倒,平日必然加倍留意你言行舉止、辦事能力、待人接物、行事喜好,甚至你每天喝咖啡抑或奶茶也了然於胸,當知道你有意追求之際,以她坦率的鬼妹仔性格,一定把觀察所得如數家珍。一句「你是一個好人」,說明她平時懶得留意你,臨急臨忙也懶得堆砌捏造評語,亦懶理你是否滿意這結論,反正她已盡了社交禮儀。

語言是活的,不能脫離社交情境,以獨立的字面意義存在,很多字詞配合不同的表情、語調、緩急、節奏、輕重,在不同的情境蘊含不一樣的信息。例如interesting,解作有趣味、有意思如果你跟洋人上司或客戶工作過,看到他們木無表情,呼一口氣,然後禮貌地微笑,說聲interesting,你便知道這是他們用以拒絕你的ideasproposals的美詞,千萬不要以為他們稱讚你的傑作。其實這字用得恰到好處,又給體面的下台階,「你的意念有意思,但沒實際用途,還是重新再做吧」才是這字要表達的意思。

唉,你連一句婉拒的客套話也聽不懂,沉迷互聯網和相關娛樂的害處,莫此為甚!有人說,電視雄霸家庭娛樂事業的年代也有電視撈飯、不看至魚樂無窮誓不甘休的人,不見得有何分別。

雖知電視觀眾能意識到這是單向灌輸的娛樂,如果要談天說地、與人互動,他們會呼朋喚友出外耍樂但互聯網的毒害,在於不知不覺間,你誤以為分分秒秒與人互動,甚至以社交網站數以千計的朋友為傲,覺得自己交遊廣闊,足不出戶便掌握朋友一舉一動。更甚者,與甲吃飯時,低頭與乙online聊天,與乙吃飯時,低頭與甲online聊天。久而久之,人際protocol(禮儀) 、反應、遣詞用字都忘得一乾二淨,只剩下一堆表達能力欠奉的網語和困住靈魂和溝通創意的emoticons

走出虛擬世界,看看周圍的情境,聽聽人講的說話,建立與人相處時的風采和自信,不要只做一個nice guy。到時,她接受你追求的機會或許大一點。